Research interests

小RNA的调控机制研究

研究哺乳动物中非编码小RNA (miRNA、siRNA、piRNA) 和RNA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主要成果包括: ①发现miRNA加速mRNA降解的机制,并且证明该途径也是siRNA引起的RNAi脱靶效应的机制;②发现Ago蛋白家族的各个成员对RNAi的on-target和off-target的贡献差异,是影响RNAi效率和专一性的重要因素,并且翻译抑制对RNAi也有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更为安全高效的单链saiRNA;③鉴定了miRNA引起mRNA降解的关键脱腺苷酸化酶CCR4和Caf1,并且证明该酶对siRNA引起的RNAi脱靶效应也发挥了重要作用;④发现CCR4-NOT1复合物加速m6A修饰RNA的3′端poly(A)尾和降解的分子机制;⑤发现miRNA负责清除无义突变mRNA的新功能; ⑥建立了高灵敏的单细胞小RNA测序技术,在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中发现了多种新类型的小RNA。

小核酸药物开发

小核酸药物开发的研究方向非常广泛,本课题组主要关注以下方面:①小核酸药物的设计和合成:研究通过结构优化和化学修饰等手段来提高小核酸药物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②小核酸药物的递送策略: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将小核酸药物送达到目标组织或细胞。 ③小核酸药物的作用机制:通过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手段来深入了解小核酸药物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药物的优化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④小核酸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安全性: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等手段来评估小核酸药物的安全性和毒副作用,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

Group members

吴立刚

吴立刚

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

徐蓓英

徐蓓英

实验室管家,高级实验师

研究方向: 行政事务,高通量测序

张宏道

张宏道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单细胞测序、小RNA药物

高世琦

高世琦

研究助理

研究方向: 小RNA药物开发

张瑞雯

张瑞雯

研究助理

研究方向: 动物实验

肖雅丽

肖雅丽

研究助理

研究方向: 小RNA与细胞周期

赵震

赵震

研究助理

研究方向: 蛋白结构研究

吕小龙

吕小龙

博士后

研究方向: 金黄地鼠PIWI蛋白功能

高亚楠

高亚楠

博士后

研究方向: 免疫疫苗方向

黎硕珂

黎硕珂

博士后

研究方向: mRNA序列、修饰优化

肖稳

肖稳

博士后

研究方向: 小RNA功能调控及药物设计

史广用

史广用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干细胞转分化研究、mRNA疫苗

常允建

常允建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单细胞及空间转录组、肿瘤新生抗原设计

李志学

李志学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CLIP分析、mRNA和小RNA药物设计

郑玉丽

郑玉丽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高通量测序开发及应用

张一凡

张一凡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小RNA药物开发

朱懿文

朱懿文

研究生

研究方向: 金黄地鼠PIWI蛋白功能

李玉玺

李玉玺

研究生

研究方向: 自动化实验

刘思雨

刘思雨

研究生

研究方向: mRNA与衰老

孟祥凯

孟祥凯

研究生

研究方向: 高通量测序开发及应用

蒋程熙

蒋程熙

研究生

研究方向: 金黄地鼠PIWI蛋白功能

Alumni

已毕业学生

  • 朴香花 2008级-博士研究生(默克)
  • 赵 雅 2008级-博士研究生(扬州大学)
  • 张英 2008级-博士研究生
  • 尚仁福 2009级-博士研究生 (博士后-Sloan Kettering Institute)
  • 崔峪 2009级-博士研究生(赛默飞)
  • 杨其元 2010级-博士研究生(博士后-Salk institute)
  • 胡思达 2010级-硕士研究生
  • 杜好 2011级-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东南大学)
  • 林济民 2011级-硕士研究生
  • 王广琴 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 王雪燕 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 张凤娟 2014级-博士研究生
  • 李荣红 2014级-博士研究生 (上海肿瘤研究所)
  • 包晟 2014级-硕士研究生-化学平台(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李嘉诚健康研究中心)
  • 席海瑞 2014级-硕士研究生-上海大学联合培养
  • 张尧 2015级-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四川大学)
  • 刘凯 2015级-硕士研究生-上海大学联合培养
  • 张宏道 2016级-博士研究生 (博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张小元 2016级-博士研究生-李逸平组
  • 候丽 2016级-博士研究生(万乘基因)
  • 曹颖 2016级-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北京大学)
  • 水心稼 2016级-博士研究生 (复星医药)
  • 薛皖强 2016级-硕士研究生-上海大学联合培养
  • 滕怡兰 2016级-硕士研究生(博士-同济大学)
  • 周文涛 2017级-博士研究生
  • 吕小龙 2017级-博士研究生 (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刘伟 2018级-博士研究生 (博士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 王端端 2019级-硕士研究生
  • 高世琦 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助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邢腾飞 博士研究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培养
  • 冯欢欢 2018级-博士研究生 (博士后-交大附属妇幼医院)
  • 周海生 2019级-博士研究生(和元生物)
  • 黎硕珂 2019级-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宋媛媛 2020级-博士研究生(苏州朴衡科技有限公司)
  • 肖稳 2020级-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赵震 2020级-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Publications